洛杉基先生在〈搶救台灣英語教育 刻不容緩〉的宏文中,提出了:「把英文當成第二官方語文」及「要求大學生畢業前必須通過國家舉出的英文考試才能獲得正式大學文憑」兩帖治療台灣學生「菜英文」的藥方。謹表達如後的看法。
要將台灣英文作為第二官方語文的必要條件是台灣的行政、立法和司法系統中所有的人,均具有聽、說、讀、寫英語的能力、對能力要求的強度、應職位之高低而異。本此,自馬英九先生以降,合乎英語能力要求的軍、公、警、教人士有多少?又如何能將英語作為第二官方語文?
在6、7年之前,要求大學生通過一定的英語測驗才能取得畢業證書的議題,曾在各大學中熱烈討論過一兩年,其後無疾而終。其間涉及到目前大學的運作模式,以及招生問題,不能在此詳敘。按目前90%以上的大學生,英語程度最好的時段是參加大學入學考試的時候,進入大學之後英語程度普遍下降,即是台灣目前的大學教育是無助於提高學生的英語水準的,捫心自問,怎能將學生的英文水準作為畢業的要求?
相對於台灣英語教學的時數,以及學生投入在學習英語上的時間,台灣學習英語的效率是低的,其原因有三:
第一,和所有的課目相同,台灣是以相同的目標和進度來要求所有的學生,無視學生在成長背景和人生目標上的差異,不了解「因材施教」的古訓。
第二,和所有的課目相同,台灣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求進度,而完全不考慮要將學生教懂。從九年國教開始,就完全沒有將學生從不會教到會、從不懂教到懂的態度和作法。英語課程,學生如果在第一周落後,即非常可能因趕不上而放棄。
第三,以中文為母語的學生,其語文能力是以中文為基礎的。中文不好,英文好不到哪裡去。而台灣15歲的學生的閱讀素養是在後段的。最可怕的是,社會上並不重視中文程度低落的問題。
台灣的教育問題極多,需要徹底的改造。感性無助於解決問題的。(作者為退休大學教授)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任何學問都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學習吸收,學習語言也是一樣。若用填鴨式傳統教學,學習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會抹煞語言得學習興趣。出國學習語言不一定對於考試有幫助,但可以確定的是,出國遊學會讓你學語言產生興趣,讓你學習起來更得心應手。
ClickInternational:推薦課程
留言列表